“不干吧,不作为;干活吧,踩地雷”成为基层登记人的困惑

2019年6月19日11:32:04 发表评论 3 views

“不干吧,不作为;干活吧,踩地雷”成为基层登记人的困惑

最近国务院大督查,把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纳入7大督查重点之一,可以中央层面对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衔接的重视。2007年的《物权法》首次提出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到2014年开始原国土资源部牵头全面首个不动产统一登记,从第一家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到现在已经四个年头,但各地仍有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的不和谐音符弹出。改革的红利,百姓享受不到,政府肯定不答应,国务院把这个列入督查的重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基层不动产人员的苦,真的是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竭,绵绵不绝。

不干吧,不作为;干活吧,踩地雷。

最近与一位从房管部门划转到不动产的县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交流,交流中,他时常长吁短叹。这位副主任自以为“想办法”为老百姓做实事,结果却背了处分,感觉前途“渺茫”。

有个外地来本地投资的大客商,当时是县领导招商过来的,一直说要在本地投资多少,号称数以亿计,但已经在该县购买了别墅一套。该副主任划转到不动产后不久,分管大厅的受理和审核,晚上县领导给其电话,说该客商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该县,晚上安排人到宾馆把其别墅办理了抵押登记,让不动产登记人员上门服务,展示一下该县服务水平。

该副主任犹豫再三,最后权衡利弊,还是调度人员,到宾馆上门服务,核验了开发商的身份信息后,让其签字办理相关业务。

说到这里,小编也并未感觉不妥啊,现在各地对上门服务的理解基本趋于一致,认为在互联网和流动服务车的覆盖范围,都可以算办公场所啊,并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他说到这里,沉默了小会,说要不是第三天和银行一个关系不错的行长吃饭,行长说投资商的投资要泡汤,好像国外的贸易损失很大,说他堂弟来帮他把房子都抵押了。副主任说我没敢多说,第二天和主任汇报,两人商定,自费解决差旅费,带着相关的申请资料,找到了投资商公司所在地,投资商开始拒不见面,两人以报案为要挟,见到之后,又拒不承认,两人无奈之下,动用了私人关系,拨打了房产所在的公安局长电话,投资商才同意重新签名办理,两人随即对申请表的内容进行了更换。

他说到这里,有些如释重负,说了一句,幸亏没出事,要是投资商破产了,他说这事真不好说啊,我能不能和你交流都是未知数啊。当时在宾馆,灯光不好加之又是领导安排的,我们警惕性不够,现在想想都浑身冷汗啊。他感叹:我已经53岁,本来想干点便民实事,反而“干出麻烦了”!

抓紧干,快点干,想法干,必须干!

周末和西部地区一位从事不动产登记人员交流了近乎两个小时,其也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这位小哥是西北政法毕业科班出身,在毕业前通过了司考,通过招考进入了不动产登记部门。由于工作时间只有三五年,他话语中时不时还能流露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学生气息,但聊起来目前不动产登记发展前景,他话语中有了几分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疲惫感。

他说,办证难本是全国性问题,很多不能办证的原因不是因为登记部门,消防验收通不过、不按规划施工、施工方不配合验收等等,但上级信访件和信访部门第一时间都是让登记部门处理,老百姓也骂,我都住了好几年了为何不给我办证,这类矛盾尤其在入学季更是尖锐,曾有购房人带着铺盖卷要求睡在大厅不解决不走。

其又谈到现在的不动产登记提速,说东部地区基础好,数字化程度高,他所在的县城,基础数据不扎实,不动产登记基本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很多内容不完善,现在办理的时限不断压缩,他说本身他是学法律出身的,了解承担责任的问题,很多资料都是需要仔细审核之后,才敢办理,他办理的时间很多时候都远超同事,有风险的东西很多,都不敢办理,同事说他吹毛求疵,小题大做,领导也不理解,经常给他“讲道理”说同样受理的,人家为何效率是他几倍,你是不是消极怠工,他自己说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办理,才干了没几年就进入工作的厌烦期。

没有错,也得赔,谁来赔,怎么赔?

我国物权法第21条仅对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作了原则性规定,关于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性质,我国法律并未明确,司法适用上也存有分歧。部分地区的法官认为只要是登记错误造成的,都可以让登记部门先行赔付,然后让登记部门再对造成错误的申请人进行追赔,现在不动产涉及价值巨大,别说登记人赔不起,就是有些登记部门赔不起,因此,在登记实务中,很多人办件的原则就是不能赔偿,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个,一旦办错一个,一辈子的家底都不够赔的,宁可不作为,不可乱作为。

2017年4月28日下午,江苏省南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南通创新性设立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责任保险制度,让不动产登记进入一个“新时代”。随即国内很多城市跟进,但目前的状态下,小编还是有几分担忧的,这样的保险赔付制度,会不会让目前不明确的不动产审查制度,让法官因为有了“经济兜底”而更倾向于实质审查呢?

要不要快干?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怎么干?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不动产登记人员很多不是官,甚至有些不是事业编制,是聘用人员或者购买服务的人员,但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官不为,尸位素餐,缺乏担当,组织、纪律不允许,现在的政治环境也不答应。困难任何时候都有,关键看怎样克服。遇到麻烦要解决,越怕麻烦越麻烦,不能光凭热情、只图省事,而必须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

在小编看来,快捷便民是好的,是值得提倡和弘扬的,但也要警醒有些拍脑袋决策,不考虑当地的实情,盲目的把标准定在全国领先,省内第一,看似气度不凡,超前谋划,实则是对自身水平、能力的判断不客观,缺乏能力支撑的信口开河和鲁莽行事,往往容易造成伤害百姓感情、失信于民、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大错。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提速增效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

从顶层设计来说,既要压担子,也要铺路子。一些上级决策部署工作时“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初衷虽好,但同样风险倍增。希望决策时候,能够均衡兼顾,调研时既考虑中东部大城市,也考虑中西部小县城,不能因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政策的变形。

基层不动产登记人员,不怕进攻冲锋,就怕剑走偏锋,出力不讨好,甚至出力还“出事”。因此,多考虑基层实际,多关注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也是当前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给基层不动产登记人员最厚的盾,自然也就敢把最锐利的矛攻出去。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